《马赛克里的中国》是由凤凰网文化频道原创出品的微纪录片项目,围绕着“中国人的性历程与性观念”这一主题深入讨论国人的性现状,纵观古今国人对于性与性别的认知态度,以性人权和性多元平等的视角观照当下。五集短片,分别涉及古代性文化、文革时期的性、文学中的性、影视中的性,以及性别多元等问题。我们邀请了李银河、刘达临、朱大可、陈村、郝建等五位各界专家,从不同视角展开讨论。
0bd017652f28351_size179_w420_h700.jpg
性文化微纪录片《马赛克里的中国》
6月25日,凤凰文化出品的5集性文化微纪录片《马赛克里的中国》将正式上线播出,图为即将于播出当天举行的放映发布会海报。
性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殖崇拜、一夫多妻、青楼妓女、贞节牌坊、宦官当权、房中术、春宫画、金瓶梅、后宫、男风、缠足……一部中华民族史,也是一部性文化的洋洋大观。
性在当下更是受众追捧的焦点。从“性文化节”四处开花、东莞色情行业被整顿、反色情大妈制造“泼粪事件”,到李银河公布跨性恋情,每一次与性有关的事件,都能引发巨大的社会效应与观念碰撞。
在当下中国,性禁锢和性放纵如并蒂莲一般同时存在,一方面,大部分国人仍谈性色变,反色情大妈呼吁杜绝一切性开放,另一方面,有官员包养多名情人,潜规则横行,换妻、群交、嫖娼等行为屡见不鲜。国人茶余饭后的黄段子、黄色笑话,报章网络无处不见的性暗示广告,与官方的严肃话语形成强烈对照。
欲望与禁忌在当下中国共存共生,逐渐形成一道类似于日本人“菊与刀”矛盾性格的奇观景象,呈现出空前复杂的状态。它如同一道巨大的马赛克,遮蔽着一个国家最真实的欲望,也生发出无数畸形的社会病体。这道“马赛克”的巨大功能体现在,第一,我们在性的领域仍然存在许多认知的盲区;第二,社会主动为“性”设置了人为的禁区。
国人的性观念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性禁忌与性开放之间的界限是什么?政府和公众在面对性问题时存在什么样的盲区?中国是否存在合理适度性开放的可能性?性话题在当下中国迫切需要进一步讨论。
《马赛克里的中国》是由凤凰网文化频道原创出品的微纪录片项目,围绕着“中国人的性历程与性观念”这一主题深入讨论国人的性现状,纵观古今国人对于性与性别的认知态度,以性人权和性多元平等的视角观照当下。五集短片,分别涉及古代性文化、文革时期的性、文学中的性、影视中的性,以及性别多元等问题。我们邀请了李银河、刘达临、朱大可、陈村、郝建等五位各界专家,从不同视角展开讨论。
在“谈性色变”的当下,我们尝试揭开“马赛克”,看见中国人真实的欲望,正视性的存在、发展与变形。
第一集:古色生香
01.jpg
古人崇尚“性”吗?宗教是禁欲的吗?为什么在压制很重的明代,春宫画和性小说最兴旺呢?
石头阴茎、欢喜佛、春宫盖碗杯、压箱底、嫁妆画、人兽交瓷板、群交象牙雕、三寸金莲杯,通过3500年以来的4000多件性文物收集,83岁的性学专家、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刘达临先生讲述了古老民族活色生香的性文化和性生活。
第二集:红色禁区
02.jpg
“关于身体,每个政府的定义不同”,文化学者朱大可回顾,文革时期女性被塑造成“革命工具”铁姑娘;八十年代,手抄本、邓丽君歌声、新思潮地涌入,实现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解放;九十年代以后,精神被禁锢,只剩下“裸奔”的身体。
第三集:爱人同志
03.jpg
60年来,中国人性观念激烈变迁,引发了巨大的社会焦虑,换偶、同性恋、跨性恋、多边恋,社会学家李银河,回顾和已故丈夫作家王小波偕同的同性恋研究,以及与跨性别者“大侠”的感情史,为性爱的少数派举手发言。
第四集:文人春梦
04.jpg
将尽中年,作家陈村总结作为曾经的知识青年,禁忌造成无知,《赤脚医生手册》成为文革时期的性启蒙读物。《丰乳肥臀》、《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英儿》、《废都》,陈村总结文学作品中的文人春梦,最经典要数《红楼梦》,“贾宝玉的理想就是男人的理想,男人愿意跟他喜欢的所有女人有关系。”
第五集:性情光影
05.jpg
毛片作为八十年代思潮的一颗明星影响大众,各代际导演也不遗余力地在电影作品中为性爱补课。《最后的疯狂》、《金陵十三钗》、《霸王别姬》、《颐和园》、《色戒》、《蓝宇》、《花样年华》,压抑、变态、觉醒、勃发、自由自在,电影学院教授郝建为你拉片。
小站资源均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小站予以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性文化微纪录片《马赛克里的中国》全5集 汉语中字 标清纪录片 见证一个国家的性与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