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实施,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该纪录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是一部以看得见的古村镇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
jizhuxiangchou-3.jpg
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第3季
在这一季当中,节目组将用镜头引领着大家,去领略每一座古镇不同的地缘文化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其中不仅包括小巧精致的江南庭院,粗犷大气的北方院落,也会有典雅端庄的徽派建筑,和朴实无华的西北大宅,各式各样,不一而足。这些风格各异的古镇建筑,牵动着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思乡情愫,每一座古镇背后饱含的文化底蕴,正是每一个游子心头难以替代的浓浓乡愁。
《记住乡愁》第三季,用生动讲述、客观记录的方式,带你走进一座又一座中国古镇,跟随着《记住乡愁》的镜头,亲眼见证我国各地古镇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在古镇温情四溢的情怀里,在心头那抹被勾起的故土情怀中缱绻辗转,渴求期盼着归于心灵之上的落叶归根。
第三季开播特别节目1、合唱《乡愁》,合唱:山西师大音乐学院;
2、诗朗诵《从这里出发》,朗诵:刘劲,温玉娟;
3、歌曲《在他乡》,表演者:水木年华;
4、歌曲《故乡的思念》,表演者:阿鲁阿卓;
5、歌曲《乌镇之恋》,表演者:节奏部落组合;
6、歌曲《故乡》,表演者:王二妮;
7、歌曲《时间的远方》,表演者:吴亦凡;
8、歌曲组合《不老的乡音》:《乡音》,表演者:曹芙嘉,《过家家》,表演者:汤子星,王丽达,《记住乡愁》,表演者:姚林辉,《月满故园情》,表演者:美声四季组合;
9、合唱《心念》,表演:山西师大音乐学院;
10、朗诵《有个地方不能忘》,表演:张国强,赵静;
11、歌曲《心念》,表演者:汤非;
12、皮影戏,表演者:陕西周至县文化馆皮影社;
13、《大家欢喜》,表演者:陕西户县文化馆曲子社;
14、歌舞《故乡的云》,表演者:平安,陈雅琪;
15、歌曲《故乡是北京》,表演者:吴彤,姜克美,刘麟;
16、武术《中华少年》 表演者:山东省莱州中华武校;
17、合唱《追寻》,表演: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
8、朗诵《古镇上的红印记》,朗诵:张国强,赵静,刘劲,温玉娟;
19、歌曲《多情的土地》,表演者:韩红;
20、歌曲《乡愁四韵》 表演者:袁晨野,云朵;
21、歌曲《收藏乡愁》,表演者:刘和刚;
22、歌曲《一家亲 一个梦》,表演者:熊天平,杨洋;
23、尾声歌舞《乡恋》,表演者:李谷一。
第一集 乌镇——枕水人家 立志进取 昔日的乌镇,水路比陆路发达,附近的农民习惯摇着船,把自家种的蔬菜瓜果带到这里,换来一家人的生活所需,这种传统的水上集市已经在乌镇延续了数百年,如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着乌镇,水上集市的规模越来越小,但古镇上的居民依然会在特定的节假日里赶上一趟集,回味一份过往的水乡生活。“最后的枕水人家”是人们对乌镇的另外一个称呼,这个称呼既深藏着乌镇人的乡愁,也包含了人们对水乡的眷念和怀念。
第二集 三河镇——仁爱为本 诚信立世 在安徽中部,烟波浩渺的巢湖西岸有一座2500多年历史的古镇,因丰乐河、小南河和杭埠河交汇而得名“三河镇”。古镇原是巢湖中的一处沙洲高地,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古镇逐渐与陆地连为一体,由于曾是百鸟栖息的地方,古镇也因此有过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鹊渚”。如今,三河镇的古街、古桥、古民居还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是皖中地区最具徽派特色的水乡古镇。
第三集 千灯镇——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千灯这座千年古镇,就是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先生的家乡。受顾炎武精神影响的千灯人,积极抵御外敌抗争,血洒疆场,用一缕缕忠魂不断演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使命。顾炎武的思想不仅在战争年代鼓舞了一代人,今天依旧激励着千灯人为了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
第四集 漫川关镇——相商有则 一曲漫川大调杂糅着南腔与北调,唱出了这个千年古镇的前世今生。陕西山阳县漫川关,北枕秦岭,南依汉水,一片小小的盆地被群山环绕。作为陕西的南大门,漫川关镇距离陕西湖北两省交界不过8公里,自春秋时期就是秦国和楚国的纷争之地,千百年来,烽火不息。
第五集 南浔镇——丝韵古镇 以义为利 古时候的南浔因产丝闻名天下,辑里湖丝曾用来做康熙的龙袍。因为丝,南浔人积攒了大量的财富,涌现出一批富豪。按财富的多少划分,这些人被形象地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可是别以为这里最金贵的是财富。当传奇不在,财富散去,如今南浔人真正传承的,是这些商业巨贾们流传下来的信义精神。
第六集 安海镇——闽南侨乡 善行天下 本期节目将围绕善行天下在安海的传承和发展来展开,通过宋代黄护倡议建造的安平桥、晚清倪人俊倡办百年育婴堂、民国时期陈清机发展实业造桥铺路、张世源父子慷慨解囊修缮白塔等慈善义举等,讲述安海从“商行天下”到“善行天下”的风采。
第七集 同里镇——明取舍 知进退 第一丝朝霞的微光割破水雾,在河水中折射出粼粼波光,江苏同里,这个安定祥和的镇子,带着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从古时候的富庶殷实,到今天的兴盛繁荣,日新月异,岁月更迭,桥下流水如往昔流淌依旧,桥上人家也日益心境敞亮。古巷深处的青石板可能磨损老旧,但“走三桥”风俗里对幸福的渴望,“知进退”智慧中对人生的彻悟,却代代相传,不曾流失。
第八集 孝泉镇——孝老敬亲 推恩及人 位于川西平原西北部的孝泉古镇,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这里诞生了《二十四孝》中“涌泉跃鲤”的故事,如今,孝泉人用真实的生活讲述着现代版的孝行故事。孝泉的常住人口中,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位是8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他们的长寿密诀就藏在节目里,敬请收看。
第九集 霍童镇——滴水穿石 坚韧不拔 在福建宁德的群山秀水之间,栖息着小小的古镇,名为霍童。溪水绕堂而过,鸟鸣御风而行。早在唐宋时期,霍童就被道家方士称为“天下第一洞天”,有道是“未登霍童空寻仙”。茶树葱茏,石板上走过的是千年历史,古街里贩卖的是旧日民俗。在这安宁祥和的土地里,暗含着最坚硬的种子,和最柔软的流水,共同造就了这里如丝般坚韧的人们。
第十集 漆桥镇——孔府人家 重义轻利 漆桥镇位于高淳区,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商贸古镇。鲜为人知的是,它是除山东曲阜以外最大的孔氏后裔聚居地。自孔子后人孔文昱在漆桥定居以来,孔氏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有700多年。孔氏家族“崇儒重道,重义轻利”的家风对漆桥古镇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当地淳朴重义的民风,并濡养了一代又一代漆桥子弟,无论他们留在故乡,还是走向远方,“忧道不忧贫”的祖训都是他们为人做事的准则。
第十一集 昌珠镇——藏乡祖地 固本守源 晨起焚香祈愿,十月河中沐浴。这里的人们敬天地神灵,也惜宇宙万物,传承温情,也勤勉当下。他们植根深厚的历史底蕴,展望着更精彩的未来。这里诞生过西藏的第一位藏王,开垦过第一片农田,建造过第一座宫殿,兴起过第一个村庄。历史的长河流淌,昌珠的过往是璀璨的波光,记载着不朽的华章。传承着古老的藏戏,描画着千年的唐卡,坚守着对土地的敬重,谨记着祖辈的教诲,历史的车轮飞驰,昌珠的未来是绚烂的地平线,承载着下一刻的无尽光辉。
第十二集 新城镇——清身洁己 新城镇,位于淄博市桓台县西部,地处桓台、邹平两地交界。山东新城镇因“清身洁己”的处世美德入选第三季《记住乡愁》。如何挖掘清正廉洁?山东新城镇王氏家族的故事最为典型。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新城王氏人才辈出。在明清300年间因考中30位进士而闻名天下,有“齐鲁第一进士家族”的美名。
第十三集 青木川镇——平等待人 公平处事 青木川,这座古老的小镇因一棵古老的青木树而得名。蜿蜒的老街傍着河水,如河上一条飞起的青龙回首张望,人们也称它“回龙场”。在那些熟悉的屋檐底下,青石板长街中的故事也像从未变过。羌人相传的古老神祇赐给人们医术,教诲医者“释比”为众生祛除病痛。对那些起了贪心、拒绝穷人的,神会降下惩罚,把他们变成羊,生受人鞭打,死了也要剥皮做成鼓。从那以后,每当“释比”们要为百姓治病,都会敲响手中的羊皮鼓。鼓声咚咚,是神的警示,使得古镇坚守公正、平等,一如往昔。
第十四集 朱仙镇——家国情怀志 精忠报国恩本期围绕“家国情怀志、精忠报国恩”,从岳飞庙每天第一烛香火、木版年画篆刻《精忠报国图》,件件都印载着这座被忠勇文化浸润千百年的历史古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人文、自然景观。景区亲水平台、下八行商业街、木版年画制作与展示、四面牌坊等景区的有代表性的元素等均成了朱仙镇文化名片的绝佳展示。景区夜场灯光秀也于近期开放,如梦如幻的水上演出,点亮了夜晚的启封故园。
第十五集 安居镇——勇于担当 安居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境内,琼、涪两江交汇之地,因琼江古称大安溪,集镇居于大安溪畔,故而得名“安居”。来到安居古镇,感受最深的就是它的古朴和宁静,1000多年的时光记忆,仿佛都被镌刻在这古老的街巷中,巷子里雕梁画栋的古宅,历经磨砺依然挺立的祠堂,所有的一切都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过往的辉煌与荣耀。
小站资源均收集于网络,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小站予以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第3季 汉语中字 1080i高清
1 2 3 4 |
|